【全球新要闻】积极转型,推动能源结构趋绿
积极转型,推动能源结构趋绿(主题)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5%,清洁能源电量占比59%……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粤港澳大湾区全力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结构趋“绿”。“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建成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说。
扩源绿色电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5%
(资料图片)
黔桂边界,南盘江畔,雷公滩上,一座引水式水电站屹立于峡谷之上。这是西电东送南路工程第一个电源点——天生桥二级电站。
1993年1月,南方区域西电东送从这里出发,由500千伏天广一线送往广东。此后20年,来自滇、桂、黔源源不断的水电,翻越大山直抵南海之滨,不但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解了“能源之渴”,而且加速了广东能源清洁化转型的步伐。
“要实现大量远距离的电力输送,输电技术是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说,南方电网组织超高压、特高压输电技术联合攻关,历时十余年陆续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掌握了交直流并联电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
如今,南方电网公司已建成“八交十一直”19条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西电东送大通道,其中18条落点广东,累计送电量突破2.9万亿千瓦时。
除了水电,广东省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也快速发展,绿色电力不断扩源。
在阳江市沙扒镇海域,一架架风车延伸向大海深处。这是我国首个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从汕头南澳到湛江徐闻,沿着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一个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21年,广东海上风电新增投资超7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量占全国近1/3。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风、光、水、核、气等清洁能源总发电装机超过66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5%。
保障应发尽发,扩展清洁能源消纳空间
“配合西部水电消纳,拟从1点至7点增送西电。”2018年8月6日,因来水突增,西部水电发电量增加,凌晨1点,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下发紧急指令。
“马上核算省内电力平衡情况,评估系统有关风险。”值班调度员杜江接到指令后立即行动。通过调整火电机组出力,顺利实现增送任务,避免了“弃水”。
这样的场景已经是调度的常态。南方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映尚介绍,早在2018年,南方电网就发布清洁能源调度操作规则,明确在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从制度上保障新能源机组应发尽发。
优先安排的前提是精准预测,而新能源功率预测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升级改造了气象系统,开展风、光多时空尺度精确预测与优化调度。”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经理王皓怀说,2022年6月,南方电网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全面梳理接入全网的近800家新能源场站信息、2万余个发电单元,提前预判来风、来水、日照形势,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实现了多发电、多送电。
周期更短、频次更高的跨区跨省份电力交易,也为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提供了市场化手段。2022年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让清洁能源企业在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时有了更多腾挪空间。目前,广东全省24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装机总容量约790万千瓦,实现全部消纳。
多措并举“用好电”,引导低碳生产消费模式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国家级石化产业区内,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每年有2200万吨经过精炼的油品和220万吨乙烯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
“为满足园区内企业购买绿电的需求,我们编制了绿电推广介绍内容,对服务相关企业的专属客户经理进行业务培训,帮助有需求的企业购买绿电。”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大亚湾供电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林明喜说。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售电侧市场主体超200家、成交绿色电量达3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293万吨。
除了绿电交易,南方电网还大力推进新电气化,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运用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目前广东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广汽埃安工程电力系系长高范铭介绍,公司在2022年底建成并投运自研电池中试线项目,投产后每月实现电能替代电量约1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节约能耗成本约175万元。
为更好地推动电能替代,引导低碳生产消费模式,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结合广州市产业链长制,梳理相关产业链条,聚焦动力电池、超级充电等,服务广汽埃安、时代广汽等企业生产核心装备实现电能替代,并联合相关市场主体规划建设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站,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消费的底色绿意更浓,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超4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GDP能耗仅为0.21吨标准煤。(记者 陈伟光 罗艾桦 程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