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基层治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基层治理(主题)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杨召奎)“我的羽绒服洗完之后,跟以前的颜色不一样,没有那么亮了,而且白色的地方发灰,显得很旧,我觉得洗衣店应该赔偿。”6月2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组织的“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第三次采访采风活动走进山东青岛,记者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山东省洗染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采访时,遇到了前来进行调解的消费者孙女士。
孙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她在当地一家洗衣店洗完羽绒服后衣服出现掉色情况,和洗衣店发生了消费纠纷。但洗衣店工作人员表示,该店完全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洗涤,使用的也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洗涤剂,怀疑掉色是羽绒服面料本身的问题。双方争执不下,于是来到山东省洗染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山东省洗染行业协会秘书长房新军表示,经过该协会鉴定,此羽绒服洗完后看起来发灰的原因是里衬自身染色导致的。该羽绒服里衬、袖口、帽子以及外面的面料都不一样,经测试,这些面料用清水洗涤的时候都不会掉色,但是使用洗涤剂的时候,里衬内涂层的颜色会掉色产生自身染色,从而使羽绒服从外面看起来发灰。
“经我们鉴定,这件羽绒服出现的问题不是洗衣店造成的,而是衣服本身面料配置存在问题。我们鉴定之后会出鉴定报告,消费者可以拿着我们的鉴定报告找羽绒服店家换一件新的。”房新军说。
“要不是协会给鉴定,我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这次调解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也让我们了解了羽绒服的一些专业知识。”孙女士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这是青岛发挥社会组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司法厅2019年4月印发的《山东省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工作办法(试行)》,青岛市民政局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在青岛社会组织中推广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1+3+N”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工作方法,提升化解矛盾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目前,青岛市共发展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176家,遍及社会组织总会、联合会、促进会等各类枢纽型社会组织和餐饮、养老、建筑、商贸、慈善等行业协会商会。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已成功化解1200余起经济合同纠纷、会员矛盾、劳动争议、邻里冲突等各类社会矛盾,涉及金额超3.6亿元。
关键词: